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李楠楠
山海有约,汇聚八方智慧之力;仙境烟台,筑牢国门安全屏障。10月22日,智守山海共筑防线——中国反走私文化大篷车暨山东反走私一线行(烟台站)在烟台大学启动。
这场由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查研究中心、山东省打私办主办,烟台市多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综合活动,以“相约山海聚共识、智守山海筑屏障”为主线,通过沉浸式展陈、互动式体验、情景化演绎,将反走私成果“全景式”呈现,更以“山海文化”为纽带,推动反走私从“部门责任”迈向“全民共治”,为全国沿海地区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全民参与”的反走私新路径。

10月22日,智守山海共筑防线——中国反走私文化大篷车暨山东反走私一线行(烟台站)活动启动
打造多元反走私宣传场景
从成果展陈到全民互动,反走私“活起来”
10月22日上午,随着AI吉祥物“戚宝”用软萌的语调介绍活动内容,现场气氛瞬间被点燃。舞台上,大学生们带来的歌舞《青春反走私》、朗诵《致敬反走私战士》等节目展演,引得台下掌声阵阵。

大学生们带来朗诵《致敬反走私战士》
本次中国反走私文化大篷车暨山东反走私一线行(烟台站)活动以“相约山海聚共识、智守山海筑屏障”为主线,现场设立了打私成果展、装备展、反走私非遗文创主题展、普法互动体验区等,打造沉浸式、多元化反走私宣传场景,突破传统普法形式,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反走私意识深入人心,打造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走私主题宣传活动。
“近年来,烟台沿海地区查获的走私案件中,60%涉及成品油、冻品等民生领域,这些数据背后,是科技手段与传统执法的深度融合。”现场还设有普法展示区与联合普法宣传摊位,通过展板、海报、宣传册等多种形式,集中呈现烟台近年来在反走私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与典型警示案例。一组组数据、一段段视频,直观展现了烟台作为“沿海反走私前沿要塞”的硬核实力:智能监控系统覆盖90%重点海域,无人机巡航实现“半小时响应”,群众举报线索占比同比提升40%……
现场公安、海警、烟草、海关等部门人员为高校师生们答疑解惑,引导大家树立反走私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反走私工作的社会责任感。

民警为大学生讲解反走私相关法律法规
活动既是烟台反走私工作的“全景答卷”,更将“山海文化”融入治理,打造“山海防私”品牌,推动反走私从“部门责任”升级为“社会共治”,为全国沿海地区提供“文化赋能反走私”的“烟台方案”,助力筑牢国家海上安全屏障、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活动现场,大学生们翻看抖音反诈手册,学习相关知识
从“教育”到“体验”
非遗+科技+互动,反走私“火起来”
活动最吸睛的,当属“反走私非遗文创主题展”。
在非遗剪纸区,国家级非遗项目烟台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梁巧艳带来了与反走私相结合的剪纸作品,“例如依托我们的海防文化、儒家文化,来创造的一些宣传反走私行为的作品《规天矩地》《威盾·靖澜》。”梁巧艳说,“今天活动非常丰富,个人也增长了很多知识,现在展示的缉私成果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个人做起筑牢反走私防线。”

梁巧艳展示以反走私为主题创作的剪纸作品
除了剪纸,还有传统烙画、漆器制作、泥彩塑、草木染、京剧脸谱、烟台绒绣、传统盘扣、手工香包、鲜花拓印等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区,都引得参与活动的师生们驻足体验。1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以“反走私”主题为创作源泉,新颖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成为反走私宣传的“活载体”。
除了非遗展区外,装备展示区同样人气爆棚。无人驾驶智慧巡逻车、四足机器狗、排爆机器人、反射枪与无人机等设备一字排开,构成一道科技感十足的“守护防线”。“这辆智能巡逻车能实现24小时自主巡防,自动识别异常停留、非法闯入等可疑行为并即时报警。”烟台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民警李彦君向围观师生介绍,一旁的足式机器狗则能深入集装箱后方、堆垛死角等狭窄区域,执行盲区巡查等任务,有效拓展了对执法盲区的覆盖能力。

活动现场展示反走私警用装备
除了“看”与“学”,现场更有“玩”的乐趣。互动体验区内,“缉私神箭手”游戏中,参与者用仿真弓射向标有“走私物品”的靶心,命中者可获得“反走私达人”徽章;“三分破私局”则通过沙盘推演,模拟打击走私团伙的决策过程,大学生们争相组队,在“实战”中理解反走私工作的复杂性……

活动现场设置互动游戏,吸引大学生参与
“大家可以进行轻武器‘模拟射击’体验,这套系统能实时采集并发送瞄准轨迹位置,模拟手枪后坐力效果,实时绘制轨迹,显示射击弹孔、语音报靶、成绩指标及射击回放数据。”在烟台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郭峰宇的引导下,许多学生纷纷上前尝试,进行“模拟射击”体验。“虽然是模拟仿真射击,但这种沉浸式体验,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烟台大学学生支坤激动地说,“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参与者体验警用装备
现场设置多个互动打卡点,参与者通过完成反走私互动游戏、各部门普法参观学习、缉私装备体验、拍照点打卡等任务,获得反走私精美文创周边,不仅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让参与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反走私知识,推动反走私理念从“普法教育”向“普法体验”深度升级。这些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走私行为的认识,增强了群众积极参与反走私工作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了“全民反走私”的浓厚氛围。
“我今天感受到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反走私文化盛宴,有趣又深刻。”学生杨天娇在反走私签名墙上郑重许下承诺:“拒绝走私,从我做起。”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
反走私共治之路越走越宽
走私,是侵蚀国家经济安全的“毒瘤”,是破坏市场秩序的“暗礁”,更是威胁群众利益的“隐形炸弹”。
烟台作为国家沿海重要口岸、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是守护国门安全、筑牢反走私防线的“前沿要塞”,近年来,烟台市紧扣“打防管控服”一体化要求,联动多部门破获走私案件650余起,查扣涉案物资超20亿元,用实绩守护了“仙境海岸”的清朗底色。
“反走私是一场持久的人民战争,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张兵说。当天的活动,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活动中,政府部门、高校、媒体、非遗传承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深度参与,正是“社会共治”的最佳注脚。
“山东反走私工作成效突出,是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的‘排头兵’。”张兵说,希望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大家进一步了解什么是走私,认清走私的危害,自觉远离走私,不参与走私,积极举报走私,争做反走私知识的传播者,争当反走私的代言人,共同营造“打击走私,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也希望山东各地、各部门继续发扬开拓进取、守正创新的精神,在反走私调查研究、普法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上,取得更多成绩,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贡献山东力量。
“反走私文化大篷车是全国反走私宣传的重要窗口和防线共建的动员载体。”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太广说,希望大家通过这次活动深入了解反走私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成为反走私政策的宣传员、违法线索的举报人、平安家园的守护者。全省打私系统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将反走私文化融入校园生活、社区建设和普法教育,推动反走私宣传向普法体验深度转变,凝聚起全社会反走私的强大合力。山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筑牢山东半岛反走私的坚固防线,为服务全国对外开放工作大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暮色渐沉,烟台大学活动现场依然人头攒动。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市民感慨:“以前总觉得反走私是警察的事,今天带孩子看了非遗展、玩了互动游戏,他主动说‘妈妈,以后我们不买来路不明的东西’。”
这一幕,或许正是活动最动人的注脚——当反走私从“政府主导”变为“全民自觉”,守护国门安全的防线,必将更加坚不可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山东烟台:智守山海筑屏障,全民共绘反走私新图景
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