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浮发布
近日,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成功举办,云浮再一次在国际化舞台上绽放光芒。
从2022年RCEP生效之初的政策试水,到中国(广东云浮)-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实现RCEP国家全覆盖,云浮以“东融湾区、西接RCEP”的战略定力,用38.1亿元的进出口规模和27.6%的同比增速,在三年间实现了对RCEP成员国贸易额从追赶到领跑的跨越。这场以产业为基、平台为桥的开放实践,不仅重塑了云浮的经济格局,更为中小城市借力RCEP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样本。

战略锚定:从政策红利到发展自觉
云浮作为大湾区连接大西南、辐射东盟的重要节点,既坐拥石材、不锈钢等传统优势产业,又面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考验。RCEP生效带来的关税减让、通关简化等政策机遇,恰好为其打开了“生态优先、产业适配”的开放窗口。

2024年出台了《云浮市建设RCEP产业对接合作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构建“海关宣讲RCEP政策乡镇行”等服务品牌,一系列举措让政策红利快速转化为企业获得感。2024年,仅罗定海关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67份,货值达908万元,宝嘉创业制衣厂等企业凭借关税减免显著提升了对日出口竞争力。这种“政策下沉+精准滴灌”的服务模式,让中小企业得以低成本接入区域大市场,为后续产业升级埋下伏笔。
从最初的“抢抓关税红利”到如今“塑造开放开发新优势”,云浮将RCEP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除了重点推介现代农业、绿色建材、金属智造等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更首次将贵金属千亿产业纳入重点推介范畴。这种布局战略,依托RCEP区域产业链互补性,推动本地产业从“单点出口”向“集群出海”转型。
产业突围:优势集群的国际化再造
云浮的开放实践最鲜明的特色,是立足本土优势产业做深国际化文章,让传统产业在RCEP框架下焕发新生。
作为RCEP第三届产业合作大会配套活动,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云浮(新兴)第三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与新增的现代农业(食品)展同步举办,形成“一会多展”的格局,系列展会的对外开放性联动效应持续放大,助力本地企业更好地融入区域经济大循环。

新兴县不锈钢产业的蝶变颇具代表性,全县13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品70%以上出口,在欧美高端市场占比达45%,2024年对RCEP市场进出口增速更是高达43.1%。这背后,是RCEP关税减免与产业集群优势的双重加持,更得益于“展会+市场”的精准对接模式。

云浮(新兴)第三届金属智造产业暨不锈钢餐厨具博览会创新推出“名厨烹饪体验”“广交会客商提前看样”等场景化活动,通过短视频、网红直播等多元传播,让“新兴制造”直达RCEP采购商。这种“产品展示+文化体验+订单锁定”的闭环模式,打破了中小制造企业“出海难”的困局。同样的转型也发生在石材产业:今年第二十二届云浮国际石材科技展览会暨第十六届云浮石文化周,云浮石材国际博览交易中心升级为“365天常年展”,通过“展位即铺位”模式实现全天候展示。
平台升级:从经贸展会到合作生态
如果说优势产业是云浮对接RCEP的“硬支撑”,那么平台体系的构建则是其可持续发展的“软环境”。三年间,云浮逐步搭建起“大会+展会+园区+平台”的立体化合作网络,让开放从“阶段性活动”变为“常态化生态”。

今年是RCEP自贸协定全面实施的第三年,也是云浮连续第三年举办RCEP产业合作大会。三年来,云浮积极抢抓RCEP全面生效重大机遇,从2023年产业合作大会首届聚焦“拓展商机”,到2025年实现RCEP国家全覆盖、外宾数量增长70%,大会已从单一经贸活动升级为区域合作枢纽。通过多领域合作备忘录签约、境外园与主题园联动布局,大会成为整合政策、资本、技术资源的“超级联系人”。这种“以会促贸、以会兴业”的模式,既提升了云浮国际知名度,更构建起稳定的经贸合作机制。而今年创新性地采用“1个境外园+6个主题园”的模式,这一布局构建了内外联动、产业聚焦的国际化合作新载体,将极大畅通跨境贸易与投资通道。这种超越简单贸易往来的深度合作,将云浮纳入区域产业链核心环节,从“产品输出地”转变为“资源整合者”,为开放型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而在跨境服务平台,云浮海关联合商务部门打造RCEP企业服务中心,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仅2024年就举办5场政策宣讲,惠及150余家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平台的启用,进一步打通了物流、结算等关键环节,助力企业优化供应链布局。省贸促会引入的跨境电商直播,更让石材等传统产品通过数字化渠道对接全球市场,实现“线下展会+线上直播”的全域覆盖。实践证明,融入RCEP、拥抱世界,是云浮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战略之举。
未来展望:在开放中书写更高质量答卷
尽管成效显著,云浮对接RCEP仍面临不少挑战。有专家学者指出,国际知名度不足、企业对RCEP规则理解不深等问题,仍是制约发展的短板。从产业层面看,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关税依赖”阶段,高端研发能力不足,在区域产业链中话语权有限;从服务层面看,跨境物流、金融等配套服务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破解这些难题,需要云浮在“深”“精”“新”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深度上,需深化政策培训与规则应用,推动企业从“享受红利”向“运用规则”升级,比如利用RCEP原产地累积规则优化供应链布局;精度上,可聚焦东盟等重点市场,针对不同国家消费特点定制产业对接方案,如面向印尼、泰国市场强化农产品加工合作;新意上,应加速数字赋能,推动石材、不锈钢等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借助海外仓建设提升物流效率。

站在新起点,云浮不一定要追求“大而全”,但必须立足“特而精”,将本土优势与区域协定精准对接;不仅要“走出去”参展,更要“筑平台”聚资源,构建全链条服务生态;不仅要做“产品贸易”,更要育“产业生态”,融入区域产业链价值链。
西江潮涌,开放扬帆。云浮以RCEP为支点,正在撬动一场从产业到城市的全方位升级。从打造产业集群到立体化合作平台,从政策红利释放到开放生态构建,云浮通过自身探索证明,只要找准定位、深耕特色,同样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印证“小城市”也能做好“大开放”的文章。
记者:游思明刘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智库观察丨借RCEP“密钥”,云浮从山城走向世界
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