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王泳婷10月6日报道: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关键节点,扎根上海青浦、辐射长三角的上海医大医院迎来建院四周年。四年来,这家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叠加区的医疗机构,以“与国策同频、与民生同心”为发展底色,用一系列务实举措诠释“大健康”时代的医者担当。

公益升级:从“心”到“身”守护儿童健康
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加强儿童重点疾病防治”的要求,上海医大医院将公益救助作为立院之本。医院已与北京屈正爱心基金会达成合作,成为“救助先心病儿童项目”合作医院,为长三角先心病患儿搭建跨区域就医绿色通道。同时,医院举办“阳光下的爱”先心病救助慈善活动,并启动“天使之爱”脑瘫与脊柱侧弯患儿救助项目,标志着救助范围从“心”到“身”的全面升级。

自加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天使之旅”项目以来,医院通过联合筛查、费用减免、爱心救治等措施,已为500余名先心病患儿点亮生命希望。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轶凡表示,双方延续的“政府引导+公益组织牵头+医疗机构实施+企业参与”模式,精准契合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服务”的国家要求。
医研协同:院士领衔赋能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响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打造健康长三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的部署,上海医大医院在医研协同发展大会上正式揭牌“国家级心衰中心”“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医大医院医联体合作单位”“长三角疑难肿瘤会诊中心”三大平台。

其中,“国家级心衰中心”聚焦慢性心衰全流程管理,“长三角疑难肿瘤会诊中心”针对肺癌、胃癌等区域高发肿瘤推行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计划与长三角50家医疗机构实现病理、影像数据共享。大会特别聘请葛均波院士、陈义汉院士等顶尖专家担任学术职务,法国外籍院士万峰出任上海大学医学院心血管病临床研究所所长。“这是教育与医疗资源深度融合的典范,能带动长三角西部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整体跃升。”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评价道。
党建共建:把“大医院”变成“身边医”
落实医疗机构通过党建联建破解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的政策要求,上海医大医院以“医大之路·党建引领”为主题,与近100家村(居)委会、企业签署党建共建协议。医院组建由近40名博导、硕导领衔的千余人医护团队,四年间开展健康科普讲座3000余场、公益活动超3000场,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
“专家定期进社区讲座,党员志愿者上门随访指导用药,真正实现了15分钟可达医疗服务点的理念。”徐泾镇某居委会负责人分享道。青浦区徐泾镇党委副书记肖晓平表示,医院以党建为纽带输送优质服务,是“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基层典范。
专科传承:千名医者练就“手上功夫”

以学术引领区域医疗发展,上海医大医院打造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微创冠状动脉外科学习班,由万峰院士领衔团队采用“理论授课+仿生模拟手术”模式,指导学员在离体猪心模型上开展实操训练。该学习班已连续举办多期,累计培养心血管专科人才超千名。
“微创化是冠心病治疗的发展方向,要让基层医生掌握‘手上功夫’,把技术带回一线。”万峰院士强调,这一举措对提升区域心血管诊疗水平意义深远。

站在四周年的新起点,上海医大医院正以地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国家会展中心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战略交汇地的区位优势,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医疗改革大格局。
(受访者供图)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 上海医大医院四周年:以医研协同绘就健康蓝图
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