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蕊通讯员郭兆瑞
从榆林到济南,跨越的不仅是1000公里的山河,更是一条从混沌到光明的隧道。近日,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四科(白内障一科)病房收到了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温暖——一面由榆林市出院患者精心定制并邮寄而来的锦旗。这面承载着患者满满心意的锦旗,不仅是对科室医护人员专业诊疗技术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住院期间无微不至照护老人的医护人员的真挚感谢,让整个病房都洋溢着医患同心的温情。

榆林地处陕西省最北部,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李阿姨出生在这里,由于患有高度近视,一辈子吃了不少苦。家门之外的世界,也因这双不清晰的眼睛而隔绝于想象之外。年轻时,她忙于照顾老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近半年来,李阿姨的视力骤然衰退,眼前的黑暗日渐浓重。走路时,脚下总像踩着一团松软的棉花,深一脚浅一脚;做惯了的针线活,也因看不清针脚,手指常被尖针扎破,鲜血直流。生活里那点微弱的光亮也慢慢黯淡下去,到最后,她连小孙子衣服上鲜艳的颜色都分辨不清了。

李阿姨的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四处打听后得知,济南市眼科医院(市二院)在当地赫赫有名,是不少眼疾患者的求医选择,便连夜收拾行李,带着老人开车10个多小时,跨越1000多公里,终于来到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门诊预约,找到张华教授,张华教授热情接待了李阿姨,并详细为李阿姨检查眼睛,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老人最终确诊为白内障、视网膜劈裂、黄斑前膜,左眼视力仅存0.04,右眼视力更是只能看到一点光亮,情况不容乐观,需要立即入院。

眼四科护理团队立即为李阿姨办理了入院手续。得知老人远道而来,早上一口饭都没来得及吃,责任护士为老人抽完血之后,拿来自己带的饭菜,端至老人面前,亲切地说:“李阿姨,您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也饿了,赶紧吃饭吧,休息一下,咱们再去做检查!”面对全然陌生的病房环境,李阿姨心中不免局促紧张,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饭后,责任护士王园便耐心地搀扶着她,轻声细语地介绍科室的每一处角落,讲解检查的每一个环节。

主管医生徐东艳在裂隙灯下仔细为李阿姨检查眼部情况,随后为她冲洗泪道,检查过程中李阿姨一直焦急询问自己的眼病治好的几率有多大,徐东艳医生在李阿姨的询问当中感受到了她的担心和犹豫,便一边检查一边跟李阿姨拉起了家常,“阿姨,咱们的眼睛就像照相机一样,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镜头模糊了,咱们就换一个新的镜头,这样我们又能看清啦。”徐医生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李阿姨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

手术前,护士们细致地为李阿姨做好各项术前准备,为了让李阿姨做手术时平躺舒服,责任护士又为她轻轻梳拢头发,灵巧地扎起两根小辫子。护士们打水买饭,如家人般照顾着李阿姨。李阿姨声音微颤,眼中竟有了湿润:“哎呀,太谢谢你们了,你们这么细心热情,跟亲人似的,我这心里一下子踏实多了。”她原本紧绷的心弦,在亲如家人的照料中一点点松缓下来。

手术时间仅二十分钟,术中复杂的情况在张华教授和徐东艳医生面前都迎刃而解,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当徐医生轻轻揭开覆盖在李阿姨眼睛上的纱布时,眼前的世界清晰无比,徐东艳医生随后为李阿姨测量了视力,李阿姨的视力竟然达到了0.6!老人欢喜得手足无措,模糊了几十年的视线,终于再次被擦亮。她甚至看清了邻床病友衣服上细小的花纹,看清了窗外树叶上那清晰的脉络。她紧紧地攥住医生的手,激动地说,“能看清了!太好了!太感谢你们啦!你们真是又细心又负责啊!以前连出门都不方便,这下好得很,我出院后先逛逛咱这里的大明湖、趵突泉!”
从入院时的忐忑不安,到住院时的安心放心,再到出院时的感激感谢,李阿姨站在窗前,久久凝望着外面那个曾经模糊如今却清晰地映入眼帘的世界,心中充满了感慨与喜悦。一面锦旗,传递的不仅是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感激之情,更是对医院技术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认可。今后,济南市眼科医院(市二院)全体医护人员会继续用真心、爱心、为患者解除痛苦,为群众眼健康保驾护航。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陕西患者跨越千里的光明之旅:手术后,我看到了窗外树叶的脉络
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