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导演于正的一条微博评论引发了娱乐圈的一阵热议。在评论区,面对网友“杨幂翻身”的说法,于正毫不吝啬地回复道:“她肯定OK,有颜有演技有国民度。”从《酱园弄》到《长安的荔枝》,再到如今火爆出圈的《生万物》,杨幂的演技似乎正在经历一场被大众重新审视的过程,网友们纷纷惊叹其演技逆袭。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背后是演技的真实蜕变,还是舆论营造出的假象?

先来看杨幂在《生万物》中的表现。这部剧改编自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缱绻与决绝》,讲述了二十年代百姓对土地的敬畏与依恋,从布景、服化道到演员表演,都展现出上乘水准。杨幂饰演的村姑宁绣绣,与她以往的角色形象反差极大。为了诠释好这个角色,杨幂提前4个月奔赴山东体验农活,增重5公斤,还苦练方言,甚至素颜出镜,可谓是做足了功课。从首播的表现来看,该剧收视率突破2,网络热度也突破万级,杨幂的表演收获了不少好评。合作演员林永健提到杨幂过完年就去农村体验生活,吃住都在农民家里,非常敬业;秦海璐在直播中评价她“在演技这条路上摸到门道了,她上道了”。剧中,杨幂的哭戏尤为出彩,攥紧衣角的惶恐、仓皇抹泪的绝望,层次分明,将宁绣绣这个角色前期的柔弱与后期经历变故后的坚韧演绎得十分到位。

再回顾《长安的荔枝》,杨幂在其中的表演也可圈可点。在那场“木棉花”戏份中,她将角色郑玉婷对丈夫的信任与安静的期盼诠释得很沉稳,眼泪无声落下的那一刻,让不少观众动容。还有《酱园弄》,虽然戏份多少不一,但每一个角色都让观众看到了她不同以往的表演面貌。


但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指出,杨幂在《生万物》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她的妆容在一些劳作场景中过于“白皙”,与实际的农活生活不符,少了几分庄稼人的模样。从演技上看,与倪大红等老戏骨对戏时,她的表现有时会显得平淡,在一些情绪的处理上,还未能做到像老戏骨们那样收放自如。在台词方面,也有观众反映她存在台词含糊不清的问题。从她过往的演艺经历来看,之前多部作品反响不佳,像《狐妖小红娘月红篇》被指把抿嘴当逗号用,影响角色塑造;《哈尔滨一九四四》中五官乱飞、用力过猛的毛病也显露无遗。这些都说明,杨幂的演技提升或许并没有达到“逆袭”的程度。


于正的评价,更多的像是一种对演员的肯定与鼓励,从他过往多次公开称赞杨幂作品就可见一斑,此次回复也有引发话题、为作品引流的嫌疑。而网友们之所以会有“杨幂翻身”“演技逆袭”这样的看法,一方面是因为杨幂此次角色的巨大反差,从以往的偶像形象到如今的农妇形象,这种转变给人带来了新鲜感;另一方面,是粉丝以及舆论的推动,在流量的作用下,一些声音被放大,从而营造出一种演技大幅提升的假象。

杨幂在演艺道路上确实做出了努力与改变,她在《生万物》等作品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要说“演技逆袭”“成功翻身”,或许还为时尚早。演技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打磨与沉淀,希望杨幂在未来能带来更多经得起时间与观众考验的作品,用实力真正地实现演艺事业的华丽转身。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杨幂“翻身”?演技逆袭还是舆论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