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赓续精神血脉,传递红色薪火,积极响应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2025年7月,潍坊科技学院文学院“沂蒙红魂,薪火永恒”研学队到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研学队先后走访了沂蒙红嫂纪念馆、沂蒙红色教育基地、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等红色地标,系统梳理沂蒙山区抗战历史脉络。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泛黄的革命书信、留存的战斗武器及珍贵的合照,直观展现了红嫂救护伤员、支援前线的感人事迹。成员们仔细查阅史料,重点挖掘“沂蒙红嫂”的英雄事迹,梳理出明德英、王换于、李桂芳、胡玉萍等为革命事业奉献的红嫂原型,明确了“沂蒙红嫂”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红色资源构成了沂蒙地区精神价值的核心。
期间,研学队与“沂蒙红嫂”后代于爱梅进行深入交流。王换于后代于爱梅自2004年起致力于传播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使沂蒙精神深入人心、代代传承。她分享,当年王换于怀着满腔爱国热忱毅然决然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不遗余力地在农村地区拓展党的力量;她的四个孙子因营养不良先后夭折,换来了战时托儿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些真实案例,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素材。
为充分挖掘沂蒙地区的红色资源,研学队走访了马牧池乡常山庄村,沂蒙老人为研学队讲述了从“沂蒙红嫂”到军民鱼水情的支前故事、战斗传奇。“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让红色故事走进人们的心中”是研学队调研时的共同目的。实践结束后,研学队用实际行动助推红色文化“火起来”,以新媒体为媒介精心打造视频,撰写相关稿件向各方媒体积极投稿,组织宣讲团结合故事演绎、情景再现等形式开展爱国教育。



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潍坊科技学院文学院以“沂蒙精神”的红色文化为纽带,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宣讲传播,既深化了对“沂蒙精神”的理解,也为沂蒙地区传承红色基因、转化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神积极贡献青年智慧,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青春光芒。(通讯员杜奇雯王燕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潍科学子沂蒙行,红色基因薪火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