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宜居引旅居,黔西南的“颜值”变“产值”,成为无数人的“诗与远方”。
“此心安处是吾乡。”莫海媚,一位来自广东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兴义的八载光阴,她已把事业和生活的锚点深深扎进了这片土地。
黔西南的魅力,正以多维引力吸引着如莫海媚一样的异乡人,当生态康养与山地旅居在此碰撞,一幅“他乡即故乡”的生活图景正徐徐展开。
跨越千里的安居
八载春秋,莫海媚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修建了万昌康城、杏林春晓两个品质楼盘,为大家编织了“安居梦”,也是生活的记录者——安家在自己开发的楼盘中,用短视频记录着万峰林的晨雾、布依古寨的炊烟、纳山小学孩子们清亮的童声,这些定格成为她与这座城市的温暖对话。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坚持赴纳山小学支教,用音乐为山区孩子推开世界的窗。
如今,作为黔西南州文旅推荐官的她,依旧与广大网友分享自己在兴义的点滴故事,带领大家了解大美黔西南。同时,不少省外网友通过她的宣传来到兴义购房居住。莫海媚新的文旅示范项目——万昌·山边温泉也正从蓝图走向现实,而她的视频评论区,已经有不少省外网友发出期待。
无独有偶,西安的80后夫妇“小龙侠兜兜”和“马桶侠”的房车轨迹,也刻下了黔西南的坐标。他们的房车曾丈量过中国80%的城市,2021年和2022年两次到访兴义。2022年,他们深入了解了兴义后,最终决定卖掉西安的老房子,定居兴义。
定居后,他们化身黔西南州代言人,分享在兴义的生活、工作以及黔西南的美景、人文、气候等。镜头外,新疆的舒欣阿姨追“凉”而来、山东小伙大禾子携“盒子的新生”扎根黔西南。3年间,超300个家庭循着“小龙侠兜兜”的视频来考察定居,超10万人奔赴这片康养桃源。2024年3月,“小龙侠兜兜”夫妇被聘任为100位黔西南州文旅推荐官之一。“作为‘新兴义人’,我们将尽己所能,让更多人认识‘中国四季康养之都’这个宝地。”
北纬25°的宜居基因
此心安处是吾乡,择一城终老。一个地区是否宜居,首先要考虑气候、空气质量、水质,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等条件。

游客在安龙招堤乐享夏日避暑游。(图/刘朝富)
黔西南是否宜居?为何宜居?黔西南的魅力,藏在数据与风景交织的密码里——
北纬25°的黄金纬度,赋予它四季如春的禀赋。夏日平均25℃的清风穿林而过,冬天平均15℃的暖阳洒满峰林,森林覆盖率63.19%的绿意中,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3万多个,堪称“天然氧吧”。
30多个少数民族在此共生,布依八音坐唱、苗族板凳舞在山水间回响;兴义羊肉粉、兴仁牛肉粉、安龙剪粉、贞丰糯米饭的香气,裹挟着街巷的烟火气。
1个5A级景区、15个4A级景区星罗棋布,兴义“一城七景”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独特之美。万峰林的稻田如诗,马岭河峡谷的飞瀑似练,阳光谷的休闲,峰林布依的民族风情,云屯温泉氤氲着慵懒时光……
同时,4家三甲医院筑起健康屏障,校园中书声琅琅,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7年超过50%。兴义机场20余条航线、“支支串飞”的便捷交通,让“诗与远方”触手可及。
中国气象协会等部门认定黔西南为“中国四季康养之都”;联合国老龄所通过实地考察、取样、评估,授予黔西南“世界康养(旅游)示范城市”称号;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兴仁、晴隆、册亨荣获“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安龙荣获“中国最佳宜居宜业宜游旅游目的地”“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兴仁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贞丰荣获“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称号;普安荣获“避暑旅游十佳城市”称号。今年,兴义市、兴仁市入选全国康养百强县……这些荣誉,为这片土地写下权威注脚。
借“山风”扬帆启航
“万峰成林处,阳光黔西南”,黔西南州拥有湖泊、峡谷溶洞、激流飞瀑、喀斯特峰林、地漏、峰丛天坑等自然地貌,以及秀美田园、民族村寨等人文景观……这些也成了户外运动、科考、研学、探险旅游的天堂。

马拉松爱好者奔跑万峰林,感受民族风情。(图/周光雷)
当喀斯特峰林化作天然运动场,黔西南以“路跑”为笔,书写着体旅融合的新篇章——
20公里生态长廊串联起万峰林与阳光谷,马拉松赛道在稻田与村寨间蜿蜒,跑者脚步丈量着“中国最美山地赛道”;安龙攀岩基地的岩壁上,探险者与亿万年地质对话;万峰湖的桨板划破碧波,滑翔伞在峰林间起舞……黔西南遍地都是户外运动的热情,随处都是山地运动的浪漫。
2024年,全年4700万人次的游客量,是对这片诗意栖居地的喜爱探访,也印证着户外运动乐园的磁吸力。
“旅居+”擦亮幸福底色
黔西南的留人哲学,不止于山水——
全州高品质民宿共480余家,全国甲级民宿2家,标准级以上民宿客栈235家。万峰林品牌民宿集群现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业态最全、品质最高的民宿集群。
2024年来,兴义市州外购房者占比近24%,云南、川渝等地客群纷至沓来。温泉康养、森林疗愈等业态加速崛起,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让候鸟式旅居成为可能。从房地产到民宿经济,从户外装备到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化发展让年轻的“新黔人”既是居住者,亦是创业者。
集群化发展民宿产业、个性化发展温泉产业、品质化发展旅居产业、示范化发展养老产业。黔西南正以产业发展为根本,推动康养度假产业发展。
“爱上一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初见惊艳,久处怦然。”在万峰林民宿的留言本中,游客留下了这段话。以山水为纸、人文为墨,黔西南的魔力,或许就在于让每一个漂泊者,都能在峰林、湖水与布依的扎染、刺绣的针脚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心安坐标。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钱星星
编辑宋洁
二审张恒
三审许邵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黔西南:北纬25°的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