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州日报
“俯身”建设儿童友好城市
以“一米高度”视角打造温暖内核

记者宁杰
本报讯在湖城余家漾公园,成片绿荫下,700多平方米的彩色塑胶地面鲜艳夺目,秋千架、组合式滑梯与沙坑分别占据场地两边,自动分割出动静区域。“孩子每天心心念念要来公园玩,不待到吃午饭时间都不肯回家。”近日,家住附近的慎阿姨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外孙笑着说。
市公用中心园林绿化科科长褚琳说:“当我们真正站在儿童优先的角度去看城市空间时,就会发现还有很多硬件和软件尚需完善。”对此,我市去年专门出台《湖州市儿童友好社区及儿童友好公园建设指引》,站在儿童观察的“一米视角”上,创造更加包容、友好、温馨的城市环境,目前全市已有6个儿童友好公园建成投用。
将“一米高度”融入公园建设,是我市给予孩子的善意与“礼物”。而作为纳入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城市之一,湖州已将这样的温暖融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我市始终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通过明晰“四梁八柱”、优化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等举措,加快推动全市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15分钟托育服务圈”,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占比分别达96.4%、73.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不仅发布了全国首个《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导则》地方标准,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可躺式”课桌椅试点,让12所学校近7.6万名学生受益。
“刚刚体验下来发现很多项目适合小小孩,我们还想深入体验历史文化,比如课文《活板》提到的活字印刷术。”“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更希望研学有足够的自由度、可玩性。”……在德清县舞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会议室里,来自武康中学的儿童议事员向县人大、妇联,街道经发办、社管办的相关负责人,面对面讲述了自己对当地儿童产业以及暑期研学的期许。这是舞阳街道儿童恳谈会的现场,部门负责人态度认真,孩子们自信表达,展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我们提的需求都被听见,并且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儿童议事员杨敏儿说。
“让儿童参与基层治理,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背后却是理念变动的开始,说明我们的城市真正关注到孩子的需求,并充分尊重他们的创造力。”市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晓说,我市将围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六大友好”任务,进一步完善儿童政策体系,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拓展儿童成长空间,改善儿童发展环境,加快建成国家儿童友好城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以“一米高度”视角打造温暖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