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健康

开启“稻螺共养”产业新模式

本文转自:新余日报

洋江镇

开启“稻螺共养”产业新模式

本报分宜讯通讯员胡梦想摄影报道:近日,走进洋江镇辑睦桥村,只见一片新开垦的连片稻田中,农民正在搬运、称重、分装螺种,准备将1万斤螺种投放到水田中,这是辑睦桥村第一次尝试“稻螺共养”产业模式。“现在投螺和育秧工作同时进行,预计20天后开始插秧,七八月份便能实现螺和水稻一地两收。”辑睦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道。“稻螺共养”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有机田间生态,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实现“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在村委会的鼓励下,辑睦桥村村干部李小林参与产业发展,成为“稻+螺”特色种养“领头雁”,一批有能力的青年也开始回村合伙种植养殖稻螺。“第一年投一次螺种,第二年石螺会以5至6倍的速度增长,之后便不用再投放螺种,县里还有配套奖补政策,每亩补贴1300元,种养成本并不高。”李小林一边投放螺种一边说道。据了解,辑睦桥村共开垦改造荒地200亩,计划投放螺种3万斤。洋江村的种粮大户李才生在全村承包了七八百亩耕地,今年,在镇村的号召下,李才生尝试改变传统单一水稻种植模式,对70余亩耕地实施螺沟与螺坑开挖等田间改造,计划投放种螺1万余斤。“凭借分宜‘电厂螺蛳’的知名度,再依托县里打造的螺蛳小镇,石螺的销路根本不成问题,管护到位的话,稻螺综合种养的收益预计要比传统水稻种植增加2000~3000元/亩。”李才生说道。巷口村村民夏冬苟新承包了100亩地用于“稻螺共养”,他对养螺信心十足:“这些地的土壤特性和生态环境很适合养螺,水源充足,大部分农田都自然繁育了很多田螺,每年周边村民都会来这捡螺,没有投放螺种的时候都有好几百斤的产量哩!”巷口村党支部书记夏金辉对“稻螺共养”十分支持,夏冬苟购买的螺种到了,夏书记也忙前忙后帮着装卸和搬运。“稻螺共养的田地不能打药,只能使用粪肥或豆渣等有机肥料,生产出的稻米与石螺都是绿色、健康的有机生态食品。同时,由于不能使用机械,水稻和收割都需人工进行,在农忙季节能吸纳周边村民就业,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我们要多多支持!”夏书记笑着说。依托分宜“电厂螺蛳”的金字招牌,当地对螺蛳的需求量极大,为发展“稻螺共养”产业创造了机遇。洋江镇因地制宜做好“土”字文章,开启“稻螺共养”产业模式新篇章,全镇新建“稻+螺”生态循环种养基地近400亩。接下来,洋江镇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对接冷库冷链项目,为稻香螺肥的成熟季提前做好储存运输等保障工作。同时,该镇农办将定期邀请专家为农户开展培训和技术指导,解决种养户后顾之忧,全力推动“稻螺共养”产业迈出新步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开启“稻螺共养”产业新模式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新余日报 编辑:健康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