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正史中有虚构的人物吗?有,此人就是将刘秀推上皇位的“空气人”

《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杨家将》等历史类小说虚构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太成功,以至于以假乱真,迷惑了世人的眼睛。

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杨家将》里的“穆桂英”、“杨排风”,“隋唐好汉”大多也是虚构的,第一好汉“李元霸”(李玄霸)除了名字什么都是假的。

但这些人在正史中都没有记载,纯属文学作品的产物,算不上真正的“历史虚构”。下面这个故事是正史中记载的人物,他做了一件事将一个人推上了皇位,但其实是个“虚拟人”、“空气人”。

时间回到公元25年,即玄汉政权的更始三年。

那年,刘秀接连打败铜马、青犊、大肜、尤来、大枪、五幡等盘踞在河北、幽州一带的农民武装,收编了一大票人马,被民间私下加了个“铜马帝”的称号。

“铜马帝”怎么看都有蹭光环的意思,山寨味十足,刘秀不嫌磕碜,手下的将领们不干了:咱萧王现在够牛叉了,是不是该升级了?咱手上的原始股也好借机暴涨一波嘛。

于是马武领头闯进了刘秀的大帐,哇里哇啦说了一堆废话,最后说了一句有用的话:您该称帝了。

刘秀睁大了眼睛:将军何出此言?这可是杀头之罪啊!

马武一撇嘴:大伙儿都这么想的呀,你要是不称帝,我们的原始股怎么能变作房子、票子和女子?

咱得交代一下背景。此时刘秀其实还不是老大,他仅是玄汉政权河北分公司的总经理,老板是坐在长安的皇帝刘玄。

大伙儿都知道,刘玄跟刘秀有杀兄之仇,翻脸是早晚的事,以前不敢,如今刘玄众叛亲离,河北分公司业务越做越大,此时不分家更待何时?

刘秀一脸严肃:那可不成,我刘秀可是忠臣呐,你替我告诉大家,这种事做不得。

马武臊眉耷眼地走出大帐,丧气极了。就在众人掐着原始股唉声叹气的时候,大树将军冯异说话了:真没文化,没听说过三辞三让吗?谁那么没城府,一次劝进立刻就登基了?

“三次三让”是每个改朝换代的皇帝必须要表演的节目,要表现出足够的谦虚、诚惶诚恐、感天动地,直到最后实在没办法推辞了,才很“委屈”地坐上了皇位。

众人恍然大悟,还是您有学问,对,咱接着劝,把戏码做足了,这才叫民心所向,天命所归。

于是大伙儿叮咣五四不停地聒噪:您是真龙天子、您是汉室的希望、您是我们的大钱包,您赶快称帝吧……

刘秀却始终一言不发,直到冯异前来劝进:长安那边说完就完了,您再不即位,万一被别人抢了先,汉室怎么办?

刘秀心里说,还是小冯有觉悟、有高度:哎呀,你说的有道理啊,我会认真考虑的,不过,昨夜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坐着赤龙飞上了天,心里感觉很害怕。

看着刘秀意味深长的眼神,冯异被搞懵了:“赤”就代表“汉”(汉五行属火),“赤龙”自然就是大汉皇帝,已经赤龙飞天了,害怕什么呢?难道老大觉得缺了点什么东西,不敢登基?

是的,刘秀就是这么想的:你们老是说“天命所归”,天命在哪儿呢?找出来啊!

这玩意儿咋找?上天摘星星至少能看到星星,天命是什么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啊,你又不是熊孩子,怎么会提这么没谱的要求?

什么叫合格的下属?不管领导提什么要求都能做到!刘秀的部下就是这么牛,他们真的帮刘秀找来了“天命”。刘秀一看喜出望外,齐活了,还等啥啊,赶紧忙活去呀。

公元25年六月二十二,刘秀在河北鄗城登基称帝,建国号“汉”,改年号为“建武”,东汉帝国正式挂牌营业了。

那么,冯异送给刘秀的“天命”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再往回追叙几天。

冯异就心中的疑问向邓禹请教,邓禹乐了:这事包在我身上。邓禹是东汉初年最被低估的开国功臣,他虽然位列第一,但后人大多不服气,认为他名不副实。其实邓禹的很多隐形贡献后人看不到,刘秀就认为邓禹是他的张良。

“张良”不是白叫的,过了几天,汉军大营突然出现一个人,惊得刘秀以为自己在做梦:华兄,怎么会是你呢?

来人叫“强华”,是刘秀的大学同学。刘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书生皇帝,早年他曾经在长安读太学,云台榜中的朱祐就是他的同学,另外还有一位叫严光(字子陵)的隐士也是他的同窗好友。除此而外,开国功臣邓禹、王霸、阴识(阴丽华的哥哥)跟刘秀是校友。

史书记载,强华不光跟刘秀是同学,还是同宿舍的好友。只是太学毕业后他们各奔东西,再也没见过面。如今他竟然被邓禹找到了,真是太意外了。

然而,刘秀做梦也没想到,强华一见面居然给他献了一份朝思暮想的大礼——《赤伏符》。

《赤伏符》就是一块布帛,上面写了一些含混其辞的文字。重点就是这些文字,它代表了上天的“预言”,比如“大楚兴陈胜王”,再比如“三代后有女主天下”等等。人们管这东西叫“符谶”,管研究符谶内容的学问叫“谶纬学说”。

《赤伏符》就是中国历史最著名的符谶之一,文字内容有点长,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刘秀天命所归,要当大汉的皇帝。

“天命”真的被找到了!那还客气啥啊,于是刘秀搭台唱戏,穿上了龙袍。

世上真的有这么巧的事的吗?当然不会,我敢断言,这就是邓禹导演的一场戏,这个所谓的“强华”应该就是史书一个虚构的“空气人”。

关于《赤伏符》的由来,我们还要再往前推几年。

话说新朝末年,民间突然传出一股风,有人说《赤伏符》降世,预言“汉室当复兴,刘秀为天子”。

这个《赤伏符》落在了一个叫西门君惠的道士手里,他拿着这道天命找到了卫将军王涉(王莽的堂弟):您看,天命如此,新朝必亡,咱是不是得提前行动,请国师公出来给咱做带头大哥?

国师公不是别人,正是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学者刘歆、王莽的好友。西门君惠为何要找刘歆呢?原来刘歆就叫“刘秀”。

辟个谣,有人说刘歆为了附会《赤伏符》,将名字改成了刘秀。说这话的人根本没研究过这段历史,事实上刘歆改名字发生在汉哀帝即位之初。汉哀帝叫刘欣,“欣”与“歆”同音,为了避讳,刘歆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刘秀”。

很显然,西门君惠就是《赤伏符》的炮制者,其目的就是想拉刘歆下水,一起对付王莽。

那时候刘歆已经与王莽产生了裂痕,一切正如西门君惠所料,他参与了叛乱,企图推翻昔日的好友王莽。只可惜失败了,刘歆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但史书里却加了一句吊诡的插曲:刘歆看到《赤伏符》后说,我可以加入你们,但“刘秀”不是我,而是指“南阳刘秀”。

正是刘歆的这句话,让世人意识到,“南阳刘秀”才是真命天子,这就是刘秀朝思暮想都想见到《赤伏符》的原因。

其实这都是扯淡,我敢说,刘歆从来就没说过“南阳刘秀”这样的话。理由很简单,那时候的刘秀就是一名普通的小青年,别说刘歆,估计出了舂陵县都没人认识他。

这都是史书为了说明刘秀的“天命”,在故意浑水摸鱼。同样,所谓的“强华”也是史书玩的把戏,理由如下:

其一,强华只在史书中出现过一次,没头没尾。作为刘秀的同学,强华既然跟刘秀、严光等人是好友,怎么不见任何事迹?

其二,强华为刘秀做出了那么大贡献,刘秀为何什么表示都没有?正常应该封官,留在刘秀身边工作。他对谶纬那么有研究,这不正是刘秀最看中的学问吗?为何强华突然又失踪了?

其三,《赤伏符》为何不见了?作为刘秀称帝的法理依据,这么重要的物证怎么丢了?以至于上面的文字内容居然有几个版本,后人都无法确认究竟写了啥。那就只有一个解释,造假太仓促,漏洞百出,不好意保留,免得贻笑大方。

所以,我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如下:

西门君惠是《赤伏符》的制假人,但随着他们的阴谋破产,这东西被毁了。只是《赤伏符》的影响太大,民间一直在传,还有人浑水摸鱼,继续造假。

比如云台功臣李通的父亲就制作过一个假的《赤伏符》,上面的内容变成了“汉室复兴,李氏为辅”,从中渔利的心思暴露得赤裸裸的。

“刘秀”碰“刘秀”,这世上哪有这么完美的好事,刘秀和他的部下怎么会错过这么好的宣传素材?只是这玩意儿谁也没见过,不敢草率,生怕落下造假的口实。

但找了多年依然找不到,如今为了登基,不能再等了,反正谁也没见过,那就造一个呗。

由于时间太仓促,内容漏洞太多,刘秀都不好意思留着它,登基完毕后就毁了这个可能给他带来负面效应的东西。

等到班固等人编写《东观汉记》时,发现故事不够“圆润”,没法解释《赤伏符》怎么来的,于是编造了个“空气人”强华,如此一来就显得真实多了。加上刘歆的那句“南阳刘秀”,由不得后人不相信。

其实,史书中类似“强华”这样的虚构人物不算少,比如刘秀出生时预言“刘秀贵不可言”的那个算命先生“王长孙”,以及“舂陵要出天子”的苏阿伯,还有预言李渊“必为人主”的苏世良。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号称神算子,但你根本找不到他们的任何事迹。

史书的处理办法也很诡道,一笔带过,读者一般只会注意到预言的内容,很少注意到预言人。如果你非要追究预言人,对不起,你找不到任何痕迹。

我坚持认为这个“强华”就是正史虚构的“空气人”,您怎么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正史中有虚构的人物吗?有,此人就是将刘秀推上皇位的“空气人”

分享到:更多 ()
来源:寻根拜祖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