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日常看诊时,一位食管癌患者家属讲述病情时,带来了一位老患者的近况。
“赵某是你的姑姑?我看这病例上写的。”肿瘤专家袁希福看着病例问到。
“是的,我是她侄女,当初我也陪着她来找您治疗,效果很好,她还给您送了幅锦旗。
现在是我妈妈患癌了,就想也吃上中药调理调理身体,进行巩固治疗。”家属讲到。
“是,就是那个”袁希福指着对面墙上的一幅锦旗说到,“赵某现在情况怎么样?”

“现在也一直挺好的,跟着孩子在东北,就是有一个后遗症,经常烧心。”
“我一会儿给你说个食疗方,你可以给她说说,缓解一下。”
随后,肿瘤专家袁希福回忆说起了赵某当初来看诊的情况。
那是在2010年4月9日,当时正值希福医院举办“希福中医第三届抗癌明星交流大会”,袁希福邀请了北京、上海多省市肿瘤专家赴郑开会,并组织了一场大型义诊活动。赵某听说免费赠药,遂闻讯而来。
当时,据她确诊胃间质瘤尚未一年时间。2009年8月份,因无故的出现乏力、腰酸背痛、食欲差、大便带血等症状,在郑大一附院检查并确诊为胃间质瘤,这是一种非常难缠的恶性肿瘤,放化疗不敏感,唯有手术效果较明显,然术后多易复发。于是9月30日,赵某针对胃中部、大部做了手术切除(约切除13部分),但她也没能逃过复发。
术后半年,2010年3月31日复查,上腹部CT显示:胃体部胃壁增厚,胃腔狭窄。4月7日,PET—CT再检查,胃间质瘤术后胃体近胃窦部胃壁局部增厚,代谢活跃,考虑恶性转变。

再次找到郑大一附院的专家,对此表示无计可施,到其他医院咨询,也有医生给出“二次手术”的建议。可是,刚经历手术不久的赵某心中有不愿。再加上正值丈夫因病离世,家中经济拮据,对手术已不抱太大希望。
可是不治也不行,听说了义诊活动后,就来到了希福医院求诊。初次看诊时,赵某食欲差、身体消瘦,乏力明显,上楼都困难,胸部疼痛,腰部不适,脉沉细,舌质淡。
那时,肿瘤专家袁希福接触的胃间质瘤患者也不多,就交代先开10付药,吃了观察下效果。不曾想用上药后效果不错,食欲改善了,身体有劲儿了,胸疼减轻了。此后坚持继续服药,6月7日去复查,彩超显示:胃壁结构及层次清晰,腹腔内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及腹水。
服药四个月后,赵某便感觉与正常人无异。于是于2010年8月16日,亲自送上锦旗一面,向肿瘤专家袁希福表达感激之情。此后赵某坚持治疗,2011年1月、10月,2012年3月,2013年1月、5月,复查整体病情平稳。2014年,她还曾受邀参加希福医院举办的“第四届希福中医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分享之余说,“要不是中药吃着,早不行了!”

之后时隔多年,赵某病情稳定后,已不再用药。但介绍了多位癌症病人到希福医院看诊,包括此次,其嫂子罹患食管癌,也是受她影响来找中医治疗。
小结:
袁希福老中医常常强调:“癌症很难治,要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需要一个双保险,最好中、西医各使上一份力,这样才会更有保障。”
这是因为,癌症并未被攻克,也就是说,没有特效药,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用之就好的药物。因而,想要长久的控制肿瘤,减少或延缓复发转移,患者应该凡是有希望、有用的治疗手段都去尝试,发挥各方面的协同作用,从而助力于自身从中获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义诊活动见证中医魅力,袁希福中医治疗病情稳定,胃间质瘤患者心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