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今日热点 时事资讯
娱乐头条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财经

国内石油或将迎来改变?国际石油巨头将入驻中国,中石油强烈反响

文/正又直说事

编辑/正又直说事

前言

近日,国际石油巨头海湾石油集团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

其中中石油对于它的入驻,表现出

机极大的反抗情绪。

但是我国民众对于它的到来,很是欢欣鼓舞。有网友评论道:中石油连年亏损,海湾石油的到来,或许会缓解这一情况。更甚至于有重庆车主表示:如果海湾石油到来,就散绕道我也去加油!为何海湾石油的入驻,中石油和民众态度有如此大的不同?而我国处于石油亏损又是怎么回事?

一、海湾石油入

驻中国,中石油感到危机

当海湾石油集团正式宣布入驻中国市场时,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10月10日,海湾石油和中石化签署的一个协议,标志着海湾石油正式迈入中国市场。

协议内容是,海湾石油每年将提供300-500万吨的原油给中国。

要知道,这个数量就算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不算是一个小的数量。

而海湾石油眼都不眨的同意,并签署了协议,就可以看出,在它拥有大量的油田,同时也看出他对于进驻中国市场的决心。

但是,海湾石油的进驻却引起中石油注意,它对这个“外来者”显得格外警惕。

要知道海湾石油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企业之一,不论是在油田的储备还是原其油的加工,都是属于世界前列。

业务范围更是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它这样大张旗鼓的冲入中国市场,让中石油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p>都知道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但是我国油田难开采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我国石油大都以进口原油为主。

海湾石油未入驻前,中石油在我国石油业都是龙头地位,它的入驻,对于中石油在我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据报道,中国石油已采取限制海湾石油原油进口量,和提高油品价格等手段进行反击,试图遏制这家外来企业在国内业务的扩张。

不过海湾石油面对种种难题,并未退缩,它一边积极和中国政府去的联系,另一边加过对华的投资,好取得政府的支持。<

p>虽然看似海湾石油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应对来自中国市场的难题,但实际上来看,也突出了它进驻中国市场的决心。

海湾石油和中石油对战,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中国石油的支持者认为这是对国家能源安全负责的体现,而批评者则指责这是保守与排外的做法。

事实上,中国石油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首先是来自行业内部竞争的压力。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市场,一个强大的新竞争者势必会挤占原有企业的份额。其次,中国石油也借鉴了历史上外资企业建立垄断地位而带来

负面影响的前车之鉴。

除了本土企业,普通消费者也开始担心这场石油大战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不可否认,海湾石油的加入可能导致原有的供应链和价格体系遭到冲击变动。在可能出现的价格战中,消费者能否真正受益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然而,每一次危机都孕育着机遇。作为世界级的能源企业,海湾石油拥有雄厚的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

它与中国政府加强合作、扩大在华投资,将有助于中国获取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产业的升级。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开放与合作正是大势所趋。一个负责任和开明的大国,也需要树立包容和开放的态度,与国际优秀企业开展互利合作。

海湾石油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石油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或许可以加快中石油对于国内石油的开发,让中石油的体系更加的完善。重要的是各方放下成见,在竞争中求同存异、合作共赢,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普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要坚持理性和开放的心态,中国石油业一定能在这场变革中得到新的发展。

二、我国石油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大国和石油进口大国之一,但原油自给率不足30%。

2022年,我国石油消耗从1991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一年一共消耗了7.19亿吨,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0.5%。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还是在疫情情况有所有缓解之后的石油消耗情况。

据相关数据系显示,我国石油消耗中,70%以上的

石油消费发生在交通运输领域。

虽然2022年的疫情情况有所缓和,但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仍然不小。

据《2022年过敏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当年我国旅游人数较上一年同比下降了32.7%,旅客运输量连60亿的人数都没有达到,仅仅只有56亿。这也是石油消费量增速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加大和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也对石油消费形成了制约。

2022年,我国原油产量为2.05亿吨,同比增长2.9%。新疆、辽宁等地的油田产量稳中有升,发挥了保障国内油气供应的关键作用。

新油田投产加快,老油田衰减速度放缓,超深水及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取得进展,是我国原油产量得以增长的重要支撑。

就算是如此,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亏损压力。2022年,两大国有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亏损额都超过300亿元。

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投入成本高。目前我国70%的石油依靠进口。

然而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处于高位,导致我国是有进口成本增加。

尽管如此,我国政府仍致力于稳定国内油价,对超出阈值的油价实行补贴,避免价格剧烈波动对消费者造成影响。

如2022年,我国原油最高进口价格门槛定在每桶130美元,多出的部分由政府补贴。

因此,政府在尽可能的减少国际油价的上升从而造成国内油价的动荡。

要知道2022年,中国原油

进口单价同比上涨45%。加上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成本不断上升,直接推高了石油企业的采购成本。

此外,为调节消费结构,国内汽油和柴油的消费税较高,也增加了企业的税费负担。

2020年疫情期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大幅下滑,但2022年随着经济复苏,石油化工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4.4%。

但是在今年,国际格局动荡不安的情况下,中油化工企业最终发展成了一个不定因素。

但是在供过于求

的局面下,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2022年中国原油消费量负增长,也对企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我国原油进口量持续下降。

2022年,我国进口原油超过5.08亿吨。主要来源国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其中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就占我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

虽然我国的进口量在下降,但是我国对于成品油的出口量却并不见下降。

最引人质疑的,就算是对于我国成品的油在国内的单价竟然是出口成品油单价的两倍不止。

除开因为税收,运费等问题导致国内油价比出口价高以外,还有一个原因。

我国出口的成品油大多都是产能过剩的石油,简单来说就是在满足国内需求后,多余的成品油。

而成品油和原油的有一个极大的不同,就是储存时间不同,经过处理的成品油储存时间有限,因此为了不完全折在手中,出口石油也成为消耗产能过剩石油的一种手段。

但是出口石油的国家又又不止中国一家,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石油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只能底价卖出。

再加

上,我国出口的成品油主要是从我国油田采的,成品油的质量不是很好,因此出口得到价格自然也不会高。

比如,2021年我国出口汽油柴油等成品油超过6000万吨,这些产品主要来自国内较差质量的原油。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我国从东南亚国家大量进口原油,而我国成品油的出口的国家也是它们。

我国石油供需缺口较大,依赖

进口比较高。石油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但政府通过税收、价格等手段平抑价格上涨的影响,以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这一缺口的重要举措。未来我国仍需加大油气勘探力度,提高原油自给率,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

三、海湾石油入驻,全民欢呼

如今海湾石油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一时间在国内掀起轰动。

这一重磅消息不仅让众多车主们眼前一亮,也让中国的能源行业感受到了久违的正面激励。

海湾石油凭借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大实力,能够以每升5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格在中国提供优质油品。

这远远低于当前国内加油站的价格水平,因此立刻就吸引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终于有良心的加油站来了”,并表示一定会积极支持海湾石油。

这种平价石油不仅让普通车主欢呼雀跃,也让出租车司机、货车公司等商业运输从业人员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本优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国内石油或将迎来改变?国际石油巨头将入驻中国,中石油强烈反响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正又直说事 编辑:财经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