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头条资讯 今日热点
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首页 > 头条资讯 > 人文

郑和一生为国奉献,却被人骂不如狗,这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吧,他为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进程,但是他死后遗体却不知道在哪里,有人说是在国外,有人说是拉回来了,皇上给厚葬了,不过大家都没有证据。

这个时候,一个村子进了大家的视线,这个村子叫做牛头冲村,就是一个小村子,全村人加起来,还不到一百人,就是这个村子的一个村民,口口声声说郑和的幕,就在他们村,引的各路专家都进了村里。

他姓郑,句这位老爷子说,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告诉他,他们村守护着一位英雄的墓地,他们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六百多年,每到清明的时候,村民们就会聚集起来,规规矩矩的祭拜墓主人,这个墓主人,就叫做马三宝。

听他这么说,墓主人就是郑和啊,就是在六百多年前,郑和出使西洋,当时他有小名,就叫做马三保,也称为马三宝。其实郑和,原本是姓马的,因为靖难一战中立下了功劳,于是皇帝就赐了郑姓。

虽然出生于贵族,但是在战乱的时候,他被掳走,后来辗转流落在了宫里,十三岁的时候,成为了太监,虽然他功劳很大,但也因为太监的身份,被朝中很多大臣看不起。

因为他,让西方各国知道了这么一个富饶强大的国家,航海的技术发展,在当时的世界,有着领先地位。

虽然他为国家奉献了一生,但是他晚年的时候,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当时他是明宣宗身边负责起居的太监,但是这个皇帝沉迷修仙,每天都要吃含有铅的丹药,结果时间长了铅中毒死了。

大臣们本来就就不喜欢他,结果这下,更是有了借口,甚至连太后都骂他不如狗,晚年,朝廷又派他到了西洋,因为年老再加上郁郁不得志,归来的时候不幸病故。

因他的贡献,被厚葬那是应该的,不过专家并不这么说,因为历史上他是在夏初去世的,当时也没有那么发达的保存尸体的技术,专家觉得,这个墓地很可能只是郑和的衣冠冢。

这座墓并没有隆起很高,两边有石砌坟圹,半径大概是两百米,东西间距有百米,距离墓五十米的地方,有一座碑,不过在1982年的时候,这座碑被人砸了,不过这个村民说,在明清的时候,很多郑和的后代,都来这里上坟。

老人家还说,至今郑和在南京有四百多名后裔,据说,郑家后裔南京的姓郑,在云南的姓马,牛头冲的村民,应该是郑和随从的后代,为了让后代好好守护墓地,他们把衣冠冢说成了本人的墓。

六百多年过去了,他们还坚持着自己的职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新闻 » 郑和一生为国奉献,却被人骂不如狗,这是怎么回事?

分享到:更多 ()
来源:戏说三国 编辑:人文

评论

留言/评论 共有条点评
昵称:
验证码:
匿名发表